当前位置:
2023年工作进展及2024年工作计划
  • 阅读:
  • 时间:2024-03-15 16:33
  • 来源:办公室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2023年,宁波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紧扣“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获2022年度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省政府督查激励。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重塑顶层设计,开拓创新发展新格局

    强化创新统筹,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规格召开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全市一体抓创新工作力度明显提升。2022年全市R&D经费对全省增量的贡献达22.5%、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中国(城市)—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指数”排名全国第6。重塑政策体系,突出绩效导向、体现全链保障,构建《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1+N”政策体系,出台财税支持超200亿元的“科技新政15条”,市委明确财政科技投入每年按不低于20%的增速支持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落实力度排在全国前十。优化工作格局,以贯彻落实“创新深化”“315”两大工程为牵引,建立市县乡全覆盖的工作网络,以研判调度、督导服务、跟踪提醒等推动省级部署高效落实,我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评价全省第2、入围A档。以落实“学习年、服务年、行动年”激发内在动力,首次开展乡镇(街道)创新能力评价,余姚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北仑获省“科技创新鼎”。宁海、象山获批创建省级高新园区,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7家。

    (二)对接顶级资源,创造赋能提能新速度

    加强与国内权威管理机构、顶尖学术机构对接,在央地合作、院地合作创造了宁波速度和宁波模式。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仅用48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总规模4亿元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为全国首个加入的设区市,我市重大基础研究集成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在甬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达到16个。提升城市科创能级,仅用35天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打造院地合作标杆典范,支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实施“双突破双倍增”计划,助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的突破,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研究机构。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石化开展高端合作。

    (三)强化质效管理,形成平台体系新架构

    打造尖峰力量,加快甬江科创区建设,签约极氪、东方电缆等研发总部,布局研究院集聚区。形成以宁波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4个龙头引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等10个标杆新型科研机构支撑的“410”科创平台体系。提升发展能级,甬江实验室汇聚集聚人才430名,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8项;3家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优秀”,认定市重点实验室3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总数达3家,占全省30%,争创国家水上装备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分级分类管理,研究院的国万立项人数占全市比重增加到50%,2022年研究院R&D投入增速超过全市平均22个百分点。

    (四)全链协同攻关,探索举国体制新路径

    优化组织机制,启动“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市级重点项目237项,其中“315”领域项目占比80%以上。首次建立省市联动机制,打通市属企事业单位申报省级科技项目渠道,对承担省级以上重大项目给予1:1配套支持,获省“尖兵”“领雁”科技项目立项38项,推荐申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58项,均创历史新高。攻关硬核成果,探索“科技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化应用”成果转化路径,举办首届重大应用场景创新大赛,形成“以赛代评”“以赛代招”新机制。“国产大飞机航空起动发电机系统”等成果国际领先,3篇成果发表《Science》期刊、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全国杰青优青项目5项,均创历史新高。

    (五)坚持扩量提质,提升企业发展新优势

    优化梯队结构,形成以2.3万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石、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4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5家省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机制,探索任务导向、股权纽带、试点“拨改投”三种建设模式,新获批省级联合体3家、累计7家,占全省的20%,“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项目获得国家创新改革试点。提升发展动力,开展万企诊断服务,持续推动“两清零一提升”、研发创新“诊断+提升”专项行动,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政府+市场协同助企”特色模式,服务企业已超过7000家。加快“研值在线”数字化改革,2291家企业享受研发后补助3.6亿元。

    (六)促进协同联动,释放创新生态新活力

    探索教科人贯通机制,“科教产共同体支撑甬江科创区高质量发展”入选省创新深化试点,新引进6名全职顶尖人才,自主培养两院院士实现零的突破。新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16人,11人获省“西湖友谊奖”,均居全省第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重要回信精神,提升科技特派员队伍效能。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中东欧科创合作主阵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高质量办好中国创新挑战赛等科创赛事,技术交易额突破800亿元。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出台《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现“子基金+直投+跟投”投资模式,首创科技攻关专项保险。

    二、2024年工作思路举措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全省“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迭代部署要求,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强基登峰”工程,在平台突破、指标进位、机制创新等方面重点攻坚,部署六大创新行动,争取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争取达到3.3%,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8500家以上;实现技术交易额900亿元,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出更大贡献。

    (一)实施“登峰计划”

    一是培育世界一流的科创平台,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实现零的突破;二是打造国内一流的学科,在力学、海洋新材料、稀土材料、数字孪生等领域打造一流学科;三是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在新材料、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领域形成一批细分领域赛道世界领跑企业;四是推动城市能级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力争五年内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评价进入前十。

    (二)实施“强基计划”

    一是开展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动。加快甬江科创区建设,实施研发总部汇聚、研究院集聚、实验室提升三大行动。制订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强“410”科创平台体系,建好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深化研究院分级分类管理,争取2024年成功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支持海曙、奉化创建省级高新园区,加快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

    二是开展企业主导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行动。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强化宁波市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意见》,优化产品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建设机制。实施基础研究提升行动,体系化推进探索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用,构建“市自然基金项目—省基础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青年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的阶梯式项目培育模式,争取基础研究经费增速超过30%。

    三是开展产业结构优化行动。部署“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0项以上,加快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技术突破,攻克重大标志性成果20项以上,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优化企业梯队结构,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力争新增减免税额突破200亿元,惠及企业1万家以上。

    四是开展科技人才汇聚行动。积极引进顶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落地,探索科产教融合、创新要素融汇等新机制,促进科教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打造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生态主阵地。主动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机构共建。

    五是开展以金融为重点的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整合全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资源,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落实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扩大天使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式,建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3支。加快建设“研值在线”,探索“企业研值”增信,修订科技信贷管理办法,实施科技企业“白名单”,鼓励扩大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开展科研攻关保险补贴,推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等上市。

    六是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落实科技机构改革要求,提升“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科技管理能力,优化全市科技创新一盘棋工作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等改革试点建设。落实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行动,推进企业研发创新“诊断+提升”行动,开展年度研发投入百强企业、创新能力乡镇(街道)评价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