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起草全市科技管理、知识产权、防震减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研究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发展领域;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
3.拟订全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市科技创新环境营造、条件建设和研发支持等方面的各类科技计划;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市级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经费和技术创新资金的管理工作;参与做好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工作。
4.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协调全市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审核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方案;指导科技中介机构、民营科技机构和科技社团的管理工作;协调、组织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负责全市科技宣传信息和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
5.组织全市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并编制与实施相关的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和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组织实施火炬、星火、新产品试制等科技开发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负责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指导和监督,归口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创建工作;指导发展科技服务业。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归口管理科技成果的评价与科技保密、科技统计、科技档案等工作;负责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指导、监督技术市场、技术中介机构工作;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全市企业科技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管理;做好技术作价入股的管理工作。
7.在授权范围内,负责管理全市科技外事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组织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转移工作;开展跨地区重大科技合作和交流;组织科技对口支援相关工作。
8.参与全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
9.组织实施科技兴市,推进各地区、各行业科技进步工作。
10.负责全市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工作,拟订全市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政策;负责全市外国专家及港澳台专家的管理工作;负责促进与国(境)外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归口管理全市出国(境)有关培训工作。
11.协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
12.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目前,宁波市科学技术局正在根据《宁波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做好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并将机构改革任务及时落实到位。机构改革以后,仍保留原机构名称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宁波市科学技术局部门预算包括本级决算及所属事业单位决算共8个。具体单位包括本级、所属直属事业单位7个(其中:局本级和局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物研究所、宁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宁波市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所、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2019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2019年部门预算总体情况
(一)2019年部门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2019年收支总预算48,065.1万元,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专户资金收入、事业收入(不含专户资金)、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用累计盈余弥补收支差额、上年结转;支出包括:科学技术支出(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卫生健康支出(类)、住房保障支出(类)、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以上预算收支,将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在预算执行中依法依规作相应调整。
(二)2019年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收入预算48,065.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6,084.35万元,占95.88%;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专户资金0万元;事业收入(不含专户资金)1,103.94万元,占2.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300万元,占0.62%;其他收入1.62万元,占0%;上级补助收入80万元,占0.17%;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用累计盈余弥补收支差额495.19万元,占1.03%;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
(三)2019年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支出预算48,065.1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科学技术支出(类)45,791.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931.2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类)231.1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类)602.7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328.6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180万元。
2.按支出用途分类,包括人员支出5,607.2万元,日常公用支出1,501.29万元,项目支出40,776.61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18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四)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本部门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46,084.35万元。收入包括: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6,084.35万元,本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 0万元(如无政府性基金请写0,不得删除本句话),上年结转0万元;支出包括:科学技术支出(类)44,053.6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901.6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类)222.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类)577.7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328.6万元、结转下年0万元。
(五)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本部门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46,084.35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或减少)14,947.92万元,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2025”等专项经费调整。
2.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类)44,053.68万元,占95.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901.66万元,占1.96%、卫生健康支出(类)222.7万元,占0.49%、住房保障支出(类)577.71万元,占1.2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328.6万元,占0.71%。
3.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⑴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款)行政运行(科学技术管理)(项)1,450.5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273.56万元,增长23.24%,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有关科目发生相应调整。
⑵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款)其他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项)2,102.52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6.85万元,增长0.81%,主要原因是削减经费、会展经费、知识产权经费等调整。
⑶科学技术支出(类)基础研究(款)机构运行(基础研究)(项)2,033.52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573.24万元,增长39.26%,主要原因是非专项资金项目经费转入以及人员结构变动。
⑷科学技术支出(类)基础研究(款)专项基础科研(项)36.79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203.21万元,下降84.67%,主要原因是经费转至机构运行科目。
⑸科学技术支出(类)基础研究(款)其他基础研究支出(项)102.7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106.5万元,下降50.91%,主要原因是经费转至机构运行科目。
⑹科学技术支出(类)应用研究(款)机构运行(应用研究)(项)121.59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107.94万元,下降47.03%,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有关科目发生相应调整。
⑺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26,688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5,128万元,增长130.87%,主要原因是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2025”等专项经费调整。
⑻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1,800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700万元,下降28%,主要原因是材料所落地配套等项目调整。
⑼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项)815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1,845万元,下降69.36%,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减少。
⑽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项)7,150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150万元,增长19.17%,主要原因是创新基地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专项经费调整。
⑾科学技术支出(类)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科技奖励(项)190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90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未安排此项经费。
⑿科学技术支出(类)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其他科学技术支出(项)1,563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313万元,增长25.04%,主要原因是人才发展基金和项目管理费的增加。
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63.63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61.39万元,下降49.1%,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387.25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4.41万元,下降1.13%,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154.92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1.76万元,下降1.12%,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项)295.8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31.67万元,增长11.99%,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⒄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51.34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51.34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该项经费列入人员经费上报。
⒅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122.93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22.93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该项经费列入人员经费上报。
⒆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48.43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48.43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该项经费列入人员经费上报。
⒇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574.35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09.94万元,增长23.67%,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21)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3.3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0.23万元,增长7.35%,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变动调整。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地震事务(款)其他地震事务(项)328.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减少31.06万元,下降8.64%,主要原因是地震事务工作量减少。
(六)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307.74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4,345.48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医疗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补助、助学金、奖励金、个人农业生产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公用经费962.2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无形资产购置、其他资本性支出。
(七)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八)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92.3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下降13.28%。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19年安排因公出国(境)费预算58.95万元,其中一般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58.95万元,学术交流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0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预算单位人员的招商引资等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2019年比上年预算数下降10%,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按财政要求压缩递减。
2.公务接待费:2019年安排公务接待费预算25.83万元,主要用于接待其他城市对口公务人员、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香瓜人员等支出。2019年比上年预算数下降10%,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按财政要求压缩递减。
3.公务用车购置:2019年安排公务用车购置预算0万元(含购置税等附加费用)。
4.公务用车运行费:2019年安排公务用车运行费 预算7.56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局本级及下属单位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2019年比上年预算数下降38.4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务车数量减少。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1.重点项目情况--2019年科技创新券补助项目
(1)项目概述
根据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广应用创新券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浙科发条〔2017〕70号)和《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方案》(浙科发条〔2015〕21号)要求,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转变财政经费支持方式,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争投,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科技创新券工作。
(2)立项依据
《宁波市科技创新券推广应用实施办法(试行》(甬科高〔2015〕88号)。
(3)实施主体
科技创新券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或创客团队)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手段,推动科技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对接。
科技创新券补助项目经费转移到10个区(县)市和国家高新区。
(4)实施方案
⑴1-3月份,按照省科技厅下达的指导额度,下发2019年宁波市科技创新券推广应用工作通知,明确全年工作任务和要求。
⑵4-9月份,依托浙江省云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券的发放、兑现进度,按月度统计后对各区县(市)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公布。
⑶10-11月份,对前三季度的推广应用开展统计分析工作,鼓励市县根据实际,深化科技经费使用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取得重点突破的提供应用案例,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动效应。
(5)年度预算安排
按照2018年省科技厅下达给的宁波地区的发放额度和指导额度要求,结合全市2018年各区市(市)发放和兑现的具体进度,全年安排预算1500万元,用于2019年科技创新券项目补助。
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明细项目(或者分配对象)名称 | 预算金额 | 测算依据 |
1 | 慈溪市 | 125 | 根据年度省科技厅下达的目标任务,按市和区县(市)1:1的比例予以分配。 |
2 | 余姚市 | 125 | |
3 | 宁海县 | 125 | |
4 | 象山县 | 150 | |
5 | 奉化市 | 125 | |
6 | 江北区 | 150 | |
7 | 海曙区 | 125 | |
8 | 鄞州区 | 150 | |
9 | 镇海区 | 125 | |
10 | 北仑区 | 150 | |
11 | 高新区 | 150 | |
合计 | 1500 |
(6)绩效目标和指标
支出绩效目标表 (2019年度) | ||||||
项目名称 | 科技创新券补助 | |||||
主管部门 |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实施单位 | 区(县)市、高新区 | |||
项目总投入 (万元) | 3000 | 其中:财政拨款(万元) | 1500 | |||
年度目标 | 1.继续深化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普惠性的政策支持。企业、创业者可向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申领创新劵,用于支付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创新活动中所需的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的费用。年度发放创新券3000万元,兑现创新券3000万元; 2.继续推进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积极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政策宣讲,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
绩效指标 | ||||||
指标类型 |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提供服务的大型仪器设备 | 953台 | |||
服务中小企业家数 | 不低于300家 | |||||
服务中小企业次数 | 不低于1000次 | |||||
新增服务载体家数 | 50家 | |||||
发放额度 | 3000万 | |||||
质量指标 | 兑现额度 | 3000万 | ||||
年度政策培训 | 不少于3次 | |||||
时效指标 | 资金兑现情况 | 一年不少于2次 | ||||
创新劵使用流程 | 流程规范 | |||||
效果指标 | 经济效益 | 新增创客空间、众创空间 | 不少于5家 | |||
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数量 | 不少于1000家 | |||||
社会效益 | 公共科研设施利用率 | 不断增强 | ||||
创新创业活力 | 不断增强 | |||||
创业创新氛围 | 不断增强 | |||||
环境效益 | ||||||
受众满意度 |
2019年本部门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109.7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239.65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870.1万元。
4.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门所属各预算单位共有车辆6辆,其中,省部级领导用车0辆,机要通信及应急保障用车0辆,老干部服务用车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业务用车0辆,固定工作用车6辆。单位价值50万元及以上通用设备8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及以上专用设备1台(套)。
2019年部门预算未安排购置车辆。单位价值50万元及以上通用设备 1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及以上专用设备1台(套),主要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和服务器。
5.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2019年本部门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14个,涉及财政拨款预算38,602.35万元;其中纳入绩效评价项目1个,涉及财政拨款预算1,500万元。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一、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收入: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专户资金: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用于核算和反映政府非税收入以及其他需要专户管理的资金。
3.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不含专户资金收入。
4.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其他收入:预算单位除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外取得的各项收入。
6.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7.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8.用累计盈余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年结转”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累计盈余弥补本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9.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支出科目
1.基本支出:是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是预算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上缴上级支出:指所属事业单位上缴上级的支出。
4.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5.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对所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6.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7. 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款):指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
8. 科学技术支出(类)基础研究(款):指从事基础研究,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
9. 科学技术支出(类)应用研究(款):指在基础研究成果上,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支出。
10. 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指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
11. 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支出(款):指用于其他科技方面的支出。
1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指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13. 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指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方面的支出。
14. 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指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等安排的住房改革支出。
15.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地震事务(款):指地震事务的支出。
三、机关运行经费
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