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宁波创新港会议中心召开第二届联盟大会。会议听取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审议表决了联盟章程。市科技局社发处相关负责人,美康生物科技董事长邹炳德,宁波药品检验所所长陈建伟等领导专家和来自市内外体外诊断产业相关领域的90余位高校院所及企业代表参会。会议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宏权主持。
会上,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邹炳德作总结报告。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经宁波市科技局批准成立的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构建一个研发企业、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及最终用户进行快速有效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实行会员缴费制的产业联盟。成立四年来,在市科技局的指导和联盟成员单位的支持下,联盟逐步发展壮大,由最初的28家成员单位发展到41家,其中企业25家、高校4家、科研院所8家、医院4家,基本实现了“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的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联盟企业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实用新型专利141项、软件著作权27项。其中美康生物和浙大宁波理工共同申报的“慢病远程诊断与管理系统”获2018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尔施药业全球首创的“HPV E6/E7 DNA分型检测技术”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此外,列入统计的宁波市体外诊断企业累计已获得产品注册证542个,其中一类54个、二类467个、三类21个。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于2018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联盟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四年间,联盟理事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取得一手资料,依托线上平台,建立产业数据库,定期收集数据并编制产业发展报告,为联盟成员提供分析借鉴。编写完成《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实施方案(2016-2020)》。指导联盟成员参与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中“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专项”的申报工作。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院所、医疗机构、IVD行业龙头企业及风投行业的专家来甬作专题讲座,四年间,累计举办了5场学术讲座,邀请了11位专家围绕IVD行业的前沿技术、申报政策、创新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讲解,共计600余人次参加学习。在开放合作方面,组织联盟成员单位赴深圳、厦门、武汉、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开展学习调研,开展技术合作攻关。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参加近十场行业展会,助推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对外交流。依托联盟集聚的高校院所资源和宁波科技大市场,定期举行企业技术难题发布、成果推介等活动,向成员单位及时推送各类政策信息,精准对接成员单位各项需求。在人才服务方面,畅通人才招聘渠道,探索与高校合作以专场人才洽谈会的模式建立新型人才对接平台,与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推送中心,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为联盟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人才招聘服务。
四年来,联盟在推动成果产业化,促进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建技术产业链等方面作出大量努力,力求为成员单位搭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合作交流平台,为助推我市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壮大,助推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平台支撑。
按照大会安排,联盟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并对修订后的联盟章程进行审议表决。经理事会选举,由美康生物科技继续担任第二届联盟理事长单位,由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宁波普瑞柏生物技术等8家成员单位任副理事长单位,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任联盟秘书处,由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市第一医院等7家单位任理事成员单位。
邹炳德在致辞中表示,感谢联盟对美康生物的信任和支持,美康将竭尽全力承担起理事长单位的职责,为联盟做好各项服务和支撑保障工作。新的起点上,希望联盟成员们群策群力,突出创新,在加强新产品研发和完善产业链上再发力、攀新高,在联盟的支持和引领下,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宁波体外诊断产业领域的优势企业,为推动宁波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听取了联盟2018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审议了2018年联盟会费收支情况等事项。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就联盟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安排提出意见建议。
市科技局社发处相关负责人对联盟2018年度工作开展成效表示肯定,他表示,四年来,联盟理事会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效突出,联盟成员单位不断增加,为推动我市体外诊断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创新支撑。2019年,希望联盟继续发挥好产业平台的纽带作用,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各项需求,做好服务支撑工作;要发挥联盟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推动成员单位加强内部合作和外部协作,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形成宁波体外诊断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共同推动宁波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壮大。社发处作为联盟和企业的坚强后盾,将一如既往做好科技服务相关工作,支持联盟及企业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