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成人才企业集聚平台
  • 阅读:
  • 时间:2019-04-30 13:36
  • 来源:余姚市科学技术局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位于余姚市科创中心的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是余姚市产研学紧密结合的重大创新平台,由浙江大学和余姚市政府合作建设,于2017年5月挂牌成立。研究院以“筑平台、聚人才、促产业”为宗旨,全力打造机器人技术开发和应用转化、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推动余姚智能经济向纵深发展。

      近日,1800多平方米的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展示厅,装修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将在第六届机器人峰会期间正式亮相,让各地嘉宾和企业人士直观地了解余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果。余姚市副市长、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介绍说:“展示厅落成后将常年开放,成为余姚智能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

      在研究院实验室里,研究院的特聘专家夏庆华正与两名年轻人一起,对一款具有触觉功能的仿生手进行抓取测试。夏庆华带着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了这款有触觉的仿生手。相比普通的机械手,仿生手抓取物体更加稳定、灵活,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像夏庆华一样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领域科研专家和高端人才,目前,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已经引进了不少,包括好几位来自美、德等国的顶尖人才和70多位教授、硕士、博士及博士后。

      同时,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坚持“外引内强”,一方面积极引进智能制造企业,目前已有7家企业落户余姚,通过孵化培育,其中3家被列入“姚江英才计划”;另一方面,研究院与本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帮助舜宇光电、大叶园林、神通模塑、乔士橡塑等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借助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助推余姚产业升级和浙大科研成果转化。“我们实施‘28法则’,即20%技术研发,80%产业转化。”陆国栋说。

      为引进更多科研特别是技术应用人才,去年,该研究院举办了首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吸引了上千名师生来姚参赛。今年5月5日至6日,该研究院将举办第二届大赛,目前已有2000多名师生报名。“我们还将在高铁新城设立以智能机器人为主的培训基地,计划下个月开出第一班,对象为大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争取今年培训一万人次,为余姚智能制造产业汇聚越来越多的人才。”陆国栋信心满满地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