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级的科研团队,一个百亿级的重大平台,一个对全球生态环保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实现签约、落地、投产,生动诠释了“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奉化速度。
日前,省委书记车俊考察宁波“六争攻坚”先锋榜港城人才创新团队——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企业发展表示肯定,并勉励企业加强市场应用,加快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发展壮大新产业,不断催生新动能。
引进:效率的故事
“今年初,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美国的杨荣贵教授决定把‘2017年度全球物理学十大突破’之一的辐射制冷超材料技术放在宁波产业化。之后,只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项目就注册落地。我得到最新消息,下个月第一条生产线将建成投产。杨教授感慨地说,‘宁波的办事效率太高了,这是高铁之外的另一种中国速度’。”2018年11月16日,在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讲了五个故事,其中一个关于“效率”的故事,讲的就是瑞凌落户奉化。
这段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从第一次会面到签订框架协议,4天;从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到完成企业注册,1个月;从确定选址地块、新建厂房到各项审批程序完成,2个月;从厂房奠基到完成一期10000平方米建设,5个月……
非凡效率的背后,是非常付出。去年1月,奉化区经多方协调,迅速地为瑞凌觅得过渡厂房,2月6日确定产业园建设地块。然而,3月底经第三方评估发现,过渡厂房不符合高精度要求。奉化区领导再次牵头各部门,2天内找到位于岳林街道柏香路西南侧空地,并排出新地址各类项目审批表、进度表……跟踪项目的奉化区专班服务小组为此马不停蹄,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
投产:团队的力量
去年12月27日,首批产业化降温薄膜正式下线。当天,在众人期许的目光中,银色的薄膜被徐徐拉开。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绍禹自豪地宣布:“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今天,这项技术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历程从此开启。”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降温薄膜可将热量高效地传递至外太空,实现显著降温,整个过程没有额外能源消耗。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节能建材、冷链产业、高科技农业、汽车设备、户外用品、光伏产业等领域。举个例子,一座建筑,铺设十几平方米降温薄膜,室内降温效果相当于1台1.5匹空调。
“自去年底首批降温薄膜产品下线以来,经过多次调试运营,目前投产的生产线正在稳定释放产能,每天可以生产近万平方米降温薄膜。到今年六七月份,还将进一步扩大产量。”瑞凌总经理助理刘丰维介绍。
2018年3月以来,瑞凌研发团队陆续从深圳来到奉化。目前,研发团队有130多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0人、高级工程师6人。此外,还有多位由国际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智囊团。
创新:恒久的动力
瑞凌总部设在奉化,除了宁波瑞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还有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下设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前沿与基础研究所、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产品与应用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技术转化中心等创新部门。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引进人才,特别是博士和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端人才。
“保持世界领先,加快量产步伐,以辐射制冷超材料产业化为目标,使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节能环保和高效减排贡献科技力量。”刘丰维说,目前公司正在围绕“辐射制冷超材料技术”继续研发新产品,除了拳头产品降温薄膜和降温涂料,其他如建材、户外用品、农业用品等衍生产品也将逐步实现稳定量产。
从长远看,瑞凌给奉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将搭建引才引智平台,提升奉化区创新水平。团队将在奉化建设辐射制冷技术产业园,在产业化进程中,将逐步引进1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步建设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保持技术创新领先性和前瞻性,带动并支撑千亿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瑞凌作为新进的创新型平台,必将发挥汇聚人才的作用,为奉化筑巢引凤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