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碳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摘编——“创新电厂‘七联供’,打造循环经济‘2.0’”项目
  • 阅读:
  • 时间:2022-12-14 16:33
  • 来源: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2022年宁波市双碳科技创新论坛现场,市科技局发布“宁波市2022年度双碳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了一批我市双碳科技创新实践成果。

    本期介绍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创新电厂‘七联供’,打造循环经济‘2.0’”项目。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丰富和拓展“一体两翼三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积极探索供电、供蒸气、供热水、供原水、供压缩空气、供石膏、供粉煤灰的“七联供”模式,高标准打造循环经济2.0示范区。

    供电

    11.jpg


    宁海电厂煤机装机容量452万千瓦,于2009年10月全部建成投产。2021年全年发电268.5亿千瓦时,同比超发60亿千瓦时、增幅近三成,有力保障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安全。此外,在保持火电主营业务可持续发展基础上, 宁海电厂还聚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海岛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体系。

    供蒸汽

    12.jpg


    宁海电厂于2016年起,向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集中供应蒸汽,供应量逐年递增,已形成“煤—电—蒸汽—集中供热—用热能企业”的产业链。下一步,宁海电厂将改造二期机组抽汽供热能力,扩大供热半径,向宁海城区集中供热,替代分散低效锅炉,助力低碳绿色发展。

    供热水

    13.jpg


    宁海电厂充分利用机组发电产生的废热,采用锅炉定排、连排余热加热杨梅岭水库原水,持续向周边用户供应优质稳定的热水,助力地方节能环保降碳。2021年12月,宁海电厂热水首次走向市场,供应范围辐射宁海全县,成为宁海首家大型供热水企业。

    供原水

    14.png


    宁海电厂作为省试点单位,充分利用富余水资源指标,向园区企业供应原水,开创国内企业间水资源权转让先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并且,通过技术改造等多种节水措施,使用水量减少20%,成为唯一一家获得浙江省节水标杆企业称号的电厂。

    供压缩空气

    15.jpg


    2021年12月,宁海电厂利用压缩空气富裕量,首次向海螺水泥厂外供富裕压缩空气,目前公司拥有压缩空气机 41台,年供气量2600万立方。目前宁海电厂正在筹建压缩空气站,构建园区压缩空气管网,年供气量可达1亿立方以上。

    供石膏

    16.jpg


    宁海电厂年均石膏产量20万吨,2016年起按市场价格直销给北新建材(制成石膏板)和海螺水泥厂(水泥辅料),实现石膏就地消纳和梯级利用,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减少能源消耗。

    供灰渣

    17.jpg


    宁海电厂年产100万吨等级灰及20万吨的炉渣,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利用,使电厂正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就地被“吃干榨净”,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化。灰渣主要用于水泥厂、搅拌站、新型墙材等建材的基础辅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