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创新浙商” | 毛磊:追科技之光 镶“太空明眸”
  • 阅读:
  • 时间:2023-01-05 09:30
  • 来源:创新浙江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12月22日,首届“创新浙商”名单揭晓,我市两家企业掌舵人入选。为树立创新榜样、弘扬浙商精神,本期,我们推出毛磊先生专访,看他如何带领“永新人”向光而行。


    31.jpg

    人物简介

    毛磊,现任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技术专家、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负责人和全国显微镜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带领公司突破了高端显微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制备技术,把公司发展成为A股上市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实现业绩持续25年稳定增长。主导承制的我国首台“太空显微实验仪”入驻中国空间站,用于航天医学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主导制定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主导国际标准的空白。2019-2021年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和“宁波市杰出人才”等荣誉。

    从昔日懵懂的追光少年,到如今的“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负责人,毛磊醉心光学行业30余年,用情怀哺育追光之志,以担当书写奋斗华章。他带领永新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起步,仅用时4个月便化危为机,历经25年奠定了永新在光学仪器行业的领头羊位置。如今,永新光学是光学显微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未来,毛磊仍会带领“永新人”向光而行,为振兴中国光学产业砥砺奋进。

    追光之志 无远弗届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当时,百废待兴,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百姓都共同期盼着“科学的春天”照拂祖国大地。毛磊作为恢复全国统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倍感使命与担当。他暗下决心要学好数理化,笃定科技报国之志。由于毛磊的父亲是物理老师,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对物理萌生了浓厚的兴趣,考入浙大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就读光仪系。

    1991年,毛磊经层层选拔,被派往日本名古屋工业研究所研修学习。此番日本之行,毛磊见识了日本光学仪器的发展高度,也看到了中国光学仪器设备精度与日本的差距。日本研修期间,精琢细磨的工匠精神对毛磊影响深远,“做一件事就要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这与《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本质是一样的。”

    1997年,毛磊受邀出席浙大百年校庆,这一次,他遇到了人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香港著名实业家曹光彪。彼时,曹光彪出于造福桑梓的想法,投资了当时经营困难的宁波光学仪器厂(永新光学前身),他需要一名专业过硬且懂得经营的年轻人来掌舵公司。就这样,毛磊成为大学老师推荐的首选对象。

    若应邀来到宁波,毛磊将走出原先的体制,担负起企业经营的重任。同很多年轻人一样,毛磊也在人生的分岔口徘徊过,但经过审慎思考,半年后,他提着一只皮箱只身来到宁波,出任永新光学总经理,开始了职业经理人生涯。

    初来宁波的半年时间里,永新光学的发展根基薄弱。毛磊见状,不甘心永新就此落后。于是他住在酒店里,白天管理企业,晚上画图、做产品设计。环境愈困难,挑战愈艰辛,他的每一次突破愈发有成就感。

    毛磊坚信,不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企业经营,都要耐得住寂寞,“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有些人寄希望于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愿脚踏实地从头做起。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浮躁中保留一份可贵的淡定。”

    追梦航天 奋斗不止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神舟十二号共同闪耀于外太空的,还有永新光学研发制造的中国第一台太空显微实验仪。这台仪器耗时5年,将成为帮助中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明眸,对空间站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发任务难度升级,太空显微实验仪的所有核心部件都拆分打包于箱体内,并由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装配,极其考验内部防震设计。但毛磊和他的团队不惧困难,集智攻关,终于历时5年“越过山丘”,为永新光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在航天领域的诸多实践,永新光学已硕果累累。2010年,永新光学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制造数款监视相机镜头与降落相机镜头,并将它们应用在“嫦娥二号”探测器上;3年后,双方再度强强联手,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提供降落相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三度携带由永新光学制造的降落相机光学镜头,摄入了珍贵的月球背影……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航空产品的容错率为零。正因如此,永新光学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7%以上资金用于研发,永新人将规则意识篆刻于研发能力之中,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为编织“航天大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毛磊认为,精密仪器关系到国家战略,它或许不能直接给国家带来GDP的跃升,但将为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转变贡献力量。“放眼全球的仪器仪表行业,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位列前20位。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中国制造业在精密仪器这一方面的水平仍相对比较薄弱。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永新光学一直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细细打磨每一款产品,最终在光学显微镜方面成为了单项冠军。”

    在未来,毛磊仍会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带领永新光学为中国镶上更多的“太空明眸”。


    32.jpg

    创新管理 阶梯发展

    曾经,毛磊被曹光彪一眼相中,成为永新光学的总经理。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位科研奇才很难在企业管理上掀起涟漪,但毛磊步入工作岗位后,攻读了浙江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他切实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既把脉科技创新,又探索经营良方,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打造了一张“活名片”。

    在永新光学的发展步入正轨后,毛磊打破了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从现代科学管理入手,修改和制订了八项内部管理制度。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倡“科学基础上的艺术化”。毛磊说,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但一定要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如何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是科学也是艺术。与此同时,他重视人才的“引用育留”,建立了哑铃型的人才强企战略。其中,以“研发”和“市场拓展”构成哑铃的两头,管理和职能部门构成哑铃中心段,以求做到精干高效。他还充分利用好平台资源,共建浙大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该院已在永新落脚并生根开花,目前已有浙江大学光电学院4个教授团队,16位专职教师到岗。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已跻身中国显微镜行业前三位。2015-2019年,毛磊作为我国显微镜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国际显微镜标准组织P成员国专家,主导制定了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这是首个由中国人主导制定的显微镜领域国际标准。该标准的成功发布不仅化解了中国每年几十万台显微镜濒临非标产品的危机,更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该领域国际标准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在显微镜领域主导编制国际标准的空白,大大提升了我国显微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永新光学与浙江大学联合申报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套商品化共聚焦显微镜并实现销售,实现了国产科学仪器的“高端替代”。

    近年来,永新光学奋起直追,实现了一条清晰的阶梯式发展路径——从早期向领先客户学习基本的生产工艺与产品设计知识,到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学习新产品开发,再到参与国家重大工程进行研发学习来探索前沿技术。通过多来源的技术学习模式,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主导学习机制的及时切换,永新光学逐步实现了技术跃升,从只能制造中低端显微镜的小企业成长为光学显微镜行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青春因初心而不老,梦想因奋斗而生辉。永新光学以科技报国为发展目标,同时也以创新落地产生的利润反哺研发,由此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我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创新者除了关注模式创新以外,要勇于踏入新领域,钻得更深、做得更细。当今社会信息高度不对称,能够抓住的机会越来越少,只有真本事才能经得起市场检验。在未来,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的惯性思维。随着国家强国建设的深入,我们要将永新光学建成在世界上值得尊重的知名光学企业。”毛磊满怀希冀地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