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镇海区人民政府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签订协议,双方将共建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联动创新、推动校地共赢、谋求共同发展。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镇海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童华强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张瑞丽,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费小琛,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陈十一,镇海区委书记林斌等见证签约。
为充分发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在产业领域、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校地双方将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为主要方向共同建设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所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促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及其重点引进科技创新成果在镇海产业化。
林斌表示,共建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扎实举措,也是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对解决市区两级转型升级所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科创事业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双方要紧紧围绕“地方所需”“高校所能”“人才所长”,加快团队组建、落地运行,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甬江科创区科创策源力。镇海将始终坚持“好政策引才、好环境成事、好服务留人”,全面营造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用足用好各类资源要素,为院所成果转化落地、为优秀团队发展壮大提供最有力的服务保障。
陈十一表示,此次签约将把校地双方合作推向新的高潮。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源于镇海乡贤虞仁荣先生的捐资助学。如今,新一代镇海人投身科创,怀着满满激情。校地双方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无间、脚踏实地,加快建成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使之与区域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深度融合,通过教育、科技、创新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将把优质科研成果首先在镇海发展培育、应用落地,早日为镇海、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协议,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主要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基金引导四大职能任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镇海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形成“高质量核心技术研发基地、高层次人才汇聚高地、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能级产业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