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科社〔2023〕104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提升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领支撑,加大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统筹推进力度,市科技局制定了《宁波市农业农村科技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宁波市农业农村科技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10月30日
宁波市农业农村科技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强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引领,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建设,依据《浙江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共同富裕的新要求,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主题,以促进农业创新链和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统筹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实力、创新平台支撑力和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为宁波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两个先行”、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供增效,绿色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按照安全健康、低碳循环、高效集成的要求,不断强化科技在稳产保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与实现中的支撑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行动,积极推进开放创新和多元合作,加快催生重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坚持数字赋能,融合发展。以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快数字化场景开发应用,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农业,以“农业+”赋能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多方资源、推进多方参与,深化农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融合,科学布局、协同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宁波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力争在生物种业、耕地保育、数字农业、智慧农机、低碳农业等领域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农业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20项、重大关键技术50项以上,新增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农业土地产出率、综合机械化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农业新品种选育取得新发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评价、挖掘利用、精准育种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成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场、区、圃)50个,构建覆盖杂交水稻、瓜菜及水产的种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新增农业动植物新品种100个。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达90%以上。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创新局面。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创建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2个。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快速提升,创建省级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0家。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跃升。农业科技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一批农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农创客1万名以上,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0人次以上。
——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以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为主体、科技特派员制度为补充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与服务绩效持续提升,示范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00家。结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建设高品质科技示范基地90个以上,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集成示范500项以上。
二、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现代种业、绿色高效农业、农业生物制造、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及美丽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宁波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点、产业发展升级痛点及乡村建设发展重点。
(一)现代种业创新
围绕水稻、瓜菜、林特、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品种,开展生物育种、种质资源挖掘与精准鉴定、新品种选育、种苗制繁、良种良法配套、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及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加强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分子辅助标记等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推动“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育成一批高效生态型、特色专用型、营养功能型新品种。打造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场、区、圃)50个,创建一批良种示范和繁育基地。
专栏1 新品种选育重点攻关领域
1.种质资源挖掘与创制。重点围绕水稻和瓜菜两大优势产业及黄鱼、银鲳、青蟹、岔路黑猪、浙东白鹅、奉化水蜜桃、奉化水鸭、红枫樱花等地方特色产业种源,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与评价,完善主要农作物及畜禽、水产、林特及农业微生物等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挖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强化育种创新基础,创制性能优质稳定的种源产品。
2.新品种选育。针对抗病、抗逆、高产、优质、耐贮运等重要性状,重点开展水稻、瓜莱、岱衢族黄鱼、银鲳、青蟹等生物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前沿性研究,提升基因编辑、细胞融合、胚培养等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分子辅助精准育种,育成一批高效生态、进口替代、特色优势、优质功能新品种并产业化。加快适宜机械化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新品种选育,培育高产、高效、优质等突破性农业新品种。
3.种苗制繁。深化研究粮食、瓜菜种子精选、分级、包衣等制(繁)种关键技术,开展道地药材、特色果树、特色畜禽、优势水产等育种扩繁和提纯复壮,研发繁育周期短、成活率高、成本低的制种繁殖新技术,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品质定级评级技术研究,建立绿色智能育种育苗技术体系。
4.良种良法配套。开展良种配套的高效生态种养殖技术研究,制定产品优质、绿色高效的种养殖技术规程,充分发挥良种的遗传潜力。
(二)绿色农业增效
聚焦农业生产可持续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对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组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与健康土壤培育、高效绿色种养殖、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创新与示范应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绿色防控等生态循环农业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50项以上。
专栏2 绿色高效生产重点攻关领域
1.健康土壤培育。研究丘陵山地土壤有机质快速提高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实施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针对不同盐碱胁迫程度集成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加快中低产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培育技术研究。构建“两非”整治后退化土壤综合治理和地力快速提升的技术体系,研发退化耕地土壤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及配套机具。开展酸化、盐化大棚土壤调理改良技术研究。
2.主要农作物高效栽培。开展杂交稻绿色、优质、超高产生产技术研究。研究推广早籼、晚粳等常规稻新品种绿色栽培技术。围绕薯类、豆类、叶菜、西甜瓜、草莓等新品种配套嫁接及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创新鱼稻(菜)生态复合种养、农牧结合等生态循环模式。开展水稻、特色蔬菜主要病虫害智能监测和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集成“非农药生态防控+低毒农药高效精准药防”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和重大场景应用。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预警和防控技术研究。
3.林特业精准栽培。开展特色优势果树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开展特色经济林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套种、轮作、农光互补等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浙贝母、麦冬、白芍、三叶青等道地药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集成栽培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研究不同类型林下种植中药材和食用菌节本高效以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
4.畜禽绿色养殖。开展多层养殖、反季节繁殖精准控制、智能选留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畜禽生产效率。研究高效脱氮截留、净化尾水回用等技术,研发臭气净化及装备。全面推进“兽药减量化、饲料环保化”,研究应用发酵饲料、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兽用抗菌药替代产品,进一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开展动物疫病控制净化技术研究,筛选匹配疫苗提高易感动物抵抗力,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区域控制集成技术。
5.水产生态养殖。提升对虾、小黄鱼、大黄鱼等规模化、设施化养殖技术水平。开展大型经济海藻全季规模化养殖及其资源化利用、滩涂贝类智能高效养殖、藻贝碳汇等技术研究,研发养殖尾水-藻贝-植物生态处理技术。开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研究。创新海水立体低碳养殖模式。研究近岸浅海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技术,围绕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等典型海湾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等技术研究。
(三)农业生物制造
瞄准生物技术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生物反应器等基础研究,研发新型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等,加强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突破重大关键技术10项。
专栏3 农业生物制造重点攻关领域
1.功能生物资源挖掘利用。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展动植物功能成分鉴定挖掘,通过生物改良、遗传改造等途径提升功能生物的活性效能。开展生物大分子和非天然营养物质的合成、改造与模块化研究,提高生物菌株合成效率。聚焦海洋生物,开展天然产物与功能小分子开发。研制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反应器。加强基因编辑、细胞工厂等底盘技术研究。
2.新型生物饲料研发。利用家禽生物反应器,开发高价值药用蛋白。利用微生物反应器,创建多酶协同的体外仿生转化体系,合成功能蛋白质等食品原料。利用微生物和昆虫反应器,生产甲壳素、壳聚糖、生物蛋白(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生物功能饲料及添加剂产品。
3.新型农药与兽药研发。开展药物分子靶标和绿色农药的筛选、创制与高效利用方法研究,筛选防控分子靶标,结合天然功能因子筛选与鉴定,研发新型生物农药。运用现代免疫学、药剂学、生物工程学等,开发畜禽疫病预防用疫苗、免疫调节剂等。
4.新型生物肥料研发。开展生物肥料、高效缓(控)释肥料、生物炭基肥料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生态修复剂等产品,创制肥沃耕层保育与构建技术及产品等。
(四)数字农业与装备
加快标准化大棚、智能联栋温室等设施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农业技术研发与集成,研制适应丘陵山区、设施大棚及特色产业的新型农机装备,突破农机装备、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等关键核心技术15项以上,建设一批优质、绿色、健康的农林牧渔业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实现工厂化智能农业标杆示范。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2%以上,设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均达到60%以上。
专栏4 智能农机装备与数字农业发展重点攻关领域
1.现代农机装备研发与生产。重点研发适于丘陵山地、设施大棚的土地耕整、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先进农机装备。研发畜牧水产环境调控、精准饲喂、智能管理、健康识别、病害防治、疫苗注射、捕捞收获、废弃物处理等特色农机装备。研发消毒杀菌、智能保鲜、预调理等加工装备。设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粗加工等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
2.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加快设施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开展蔬菜、瓜果、花卉、药材等工厂化育苗、环境调控、水肥一体、高效移栽、采收集运等装备集成与创新,开展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示范。加强设施农业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优质、绿色、健康的新一代工厂化农业示范基地。
3.数字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空天地多尺度农业信息高精度高时效感知、畜禽水产养殖环境信息动态感知理论和技术研究,构建动植物生长模拟模型、风险预警模型和决策调控系统。重点突破病虫害测报、农事行为感知、农机智能调度、无人农场、无网围海养殖等数字农业信息感知与处理技术,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林特产品、当地道地性中药材等,研究品质评价鉴定及产地溯源技术,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防控技术体系。
(五)农产品安全与健康
立足大食物观,提升农产品安全与健康内涵,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运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农产品追踪溯源、质量安全检测、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与控制技术研发,支持粮食收储保质降耗、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鲜、营养代谢与品质调控、分子设计与绿色制造、传统优势食品品质保持与提升等技术研究。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特需与个性化定制食品、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创制等方面攻克10项以上关键技术,提高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科技支撑。
专栏5 农产品安全与加工贮运重点攻关技术
1.农产品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开展农产品中高风险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食用农产品混合危害物现场快速筛查技术,开发多目标、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装备。围绕进出口农产品,研发质量安全识别、精准识别筛查、主要危害物品风险防控技术和绿色智能防控装备,构建进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和全程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2.农产品贮运技术及装备。围绕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筛选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农产品品质成分数据库、农产品分等分级评价体系及应用平台。围绕农产品绿色高效贮运保鲜,突破农产品产后品质劣变调控与贮运过程中品质保持基础理论,攻克快速预冷、高效商品化处理、绿色保鲜、智能仓储物流、冷链耦合等保质减损关键技术,开发仓储在线检测、智能管控等实用装备。
3.农产品健康加工技术及装备。突破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品质调控基础理论。聚焦果蔬绿色鲜切、预制菜、NFC果蔬汁、风味调控、功能性食品等新兴领域,攻克农产品智能分选和品质保真健康加工关键技术,开展功效因子稳态化技术研究。研发配套智能化、个性化加工装备。不断改进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开展传统食品加工新技术研究,以及未来食品精准营养制造、生物合成等储备技术研究。
4.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技术。挖掘农产品及其副产物功能营养因子,开展物理提取、生物资源高效转化等全质化、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农产品废弃物、下脚料、非食用/药用部分等,开展资源化学和深加工研究,通过生物发酵、酶解等方法,开发高附加值的系列农副产品、医药中间体、日用化工品、有机肥、饲料等产品。研发农田秸秆科学还田关键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研发畜禽粪污处理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进一步提升畜禽粪便和废弃动物蛋白资源化利用率。
(六)美丽乡村治理
以“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协同推进为导向,重点开展减排降碳、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村镇规划、宜居住宅、业态融合、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在农村新能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规划评估、绿色建筑、乡村治理等领域形成10项以上关键技术,推进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技术针对性强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专栏6 美丽乡村系统治理重点攻关领域
1.“双碳”增汇与生态修复。加大四明山区域等退化、受损森林的生态修复力度,加快生态监测技术提升和碳通量塔等设备创制建设,做好东南部滨海低山丘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森林生态涵养、景观服务、碳汇等功能。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和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等技术发展。
2.村镇绿色宜居改造。开展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和承载力测算等技术研究,建立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数据库。研究乡村空间格局优化与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智能监测等技术。分类推进城乡融合型、集聚提升型、特色保护型、梳理改造型村庄建设改造技术研究。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在新农房设计建造中的应用,开展农村绿色生态建筑零碳技术与微改造技术研究,探索零碳村庄建设。提升历史建筑“修旧如旧”技术水平。
3.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和入河变化规律研究,突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溯源解析、关键源区识别和污染负荷核算等关键技术,创建评估模型和可视化防控决策平台。围绕“源头减排-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等重要环节,开展治理技术、治理产品等的研发应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高效分类利用技术研究,引进或研发炭化、饲料化、肥料化等环境友好型农村厨余垃圾处理装备并示范应用。研究乡村生产生活一体化复合景观,发掘乡村生态景观的多功能性,构建具备污染消纳和产业发展双重功能的农业农村景观系统。
4.业态融合与数字乡村。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农旅休闲、研学科普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展农业农村功能性生态景观系统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技术研究,建立乡村生物多样性观测点和调查监测方法。集成创新一批生态型、艺术型、科普型的农作物品种和生产设施,发展休闲农业和科普农业。开展农业农村跨媒体数据自动获取、实时更新、分析决策等技术研究,提升宁波市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围绕乡村新业态和现代化乡村治理,开发数字化场景模式。
三、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一)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持续支持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壮大,依托甬江科创区,在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种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领域创建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提高重点科研平台基础设施水平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源头供给能力。深化市内农业科研院校及农业企业与国内外涉农科研单位交流,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加快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5家。
(二)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通过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一批、龙头企业投资一批、大中型企业孵化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批,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力度,逐步成长为具有产业链主导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种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5家。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引导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投资生物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以及5-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各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
(三)强化科技园区引领带动
以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按照全产业链建设思路,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及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等重点区域建设,引导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向园区集聚,加快壮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结合“一县一业”发展策略,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市)创建省级及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园区主导产业与县域关联产业协调发展,聚力打造产业集群。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园区的试验试点,打造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新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以上。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高端科研人才引育
构建以战略科学家为牵引、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人才为中坚、博士后和研究生为后备的雁阵式人才体系,打造高质量体系化的科研团队。依托“甬江人才工程”,遴选支持农业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育。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加速培养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加强涉农学科建设,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及创新领军人才牵头承担市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载体建设,培养一批青年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二)壮大技术推广服务人才
围绕农业农村科技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十百千”科技特派员精准选派服务体系,推进“科技特派员+村镇/产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等新模式,市县每年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1000人以上。以“主导产业+技术团队+产业项目+示范基地”为抓手,健全完善以产品为单元,首席专家、学术带头人、乡土专家等组成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镇(乡、街道)、村级农技推广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院地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通过开展定向培养及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引导科研工作者、在校学生服务“三农”。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一支以技术经纪人为骨干的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队伍,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三)加强科技型职业农民培养
进一步提升农业从业者科学素养,重点抓好农机操作、信息技术等区域共性技能培训,及全产业链综合性人才、产业带头人培育。统筹用好农民学院、科研院校、职业院校等教学资源,鼓励优质公益性培训机构长期稳定承担培育任务。针对农民学习特点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精品在线课程和多媒体教材。到202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0人次以上。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培育农创客1万名以上,建成农创园10个以上,辐射带动农民10万人以上。
五、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一)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成果孵化平台、创新创业基地,通过AI和远程智能诊断服务等方式,面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专业化、及时化、智能化和一站式综合服务。统筹构建分子育种技术、种业大数据信息等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形成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共用格局,强化农作物、林特、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宁波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组织和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需求对接会等,以市场化平台打响宁波农业科技品牌。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等载体作用,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加强农业从业者农业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
(二)完善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力量为依托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技推广机构联合科研单位和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代表性强、技术支撑有力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探索科技小院、院地共建、大学小镇等服务模式,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成果转化、技术入股、合作研发等方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培育一批机耕、机防、机收等专业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力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到2025年,建设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100个,推广应用5000万亩农作物良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集成示范500项以上。
(三)深化科技合作交流
拓展农业科技合作体系,围绕区域性、行业性和基础性农业发展问题,建立高校院所、涉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的产学研企联合攻关体系,加快各细分领域科技创新联盟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农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引进创新力量、导入创新资源。加强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中的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完善协作机制,优化帮扶政策,推动宁波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市场评价高的先进适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到对口帮扶地区转移转化,提高科技协作影响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市农业农村科技工作领导制度,由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加强全市农业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及重大政策、重点工作的研究,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等其他市直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区(县、市)政府“一把手”抓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资源配置,谋划创新举措,加大推进力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
统筹使用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农业科技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现代种业、生物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费保障水平,鼓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形成多元、稳定、长效的农业农村科技投入机制。
(三)深化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健全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推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攻关模式,提升科技攻关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营造创新生态
强化农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增强农业知识产权系统保护能力。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涉农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促进农业科技人才交流共享,支持大院大所科技工作者离岗创业、兼职兼岗,推动科技力量下沉。创新宣传工作理念、手段和内容,大力宣传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