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宁海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4.7亿元,同比增长106.7%,居全市第一,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8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1.6%,居全市第2位。全县在库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157个,新开工39个。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投资继续加强。
一是全方位布局光储产业,打通共富“主体升级”通道。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强化科技导向,把科技有关指标作为前置,注重招引有科技含量的企业,精准匹配高新技术行业目录与代码,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县产业结构。抢抓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链布局新契机,指导服务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有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质效双升。大力招引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计划投资144.6亿元)等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持续跟踪东方日升新项目、旗滨光伏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进度,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二是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打通共富“协同创新”通道。近期,经浙江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省级高新园区创建批复,宁海光伏储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获批创建省级高新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1.37平方公里,由宁海经济开发区、宁海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块组成,将聚焦光伏储能、高端汽配、高端装备三大产业,通过3-5年努力,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高层次人才双创优势明显、高品质产城融合优势明显的科技产业新城。
三是建设产教融合体系,打通共富“引智聚才” 通道。针对科技型企业“享受不到服务、找不到资源、得不到实惠”等问题,引导建立“机关乡镇—高校院所—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四方联动创新体系,同步运行宁海“科技通”和宁海网上技术市场两个平台,构建起线上搭桥、线下牵线的产研合作创新生态圈,持续开展成果对接交流活动。聚焦企业突出技术需求、待解难题和发展短板,立足模具、生物医药等本土优势产业,匹配邀请全国28所高校入驻,对接160多名行业专家,按需设置特色化产研合作模块,搭建“需求—服务—技术—需求”循环式全要素创新生态链,实现企业需求端与高校技术端双向联动匹配,政策码上直推与科技码上全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