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夺省“无废城市”“清源杯”的城市,宁海围绕“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和目标,以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为重点,谋划建设了一批具备战略性、支撑性的固废全过程治理项目,从“产、运、处、督”四个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在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延链强链稳链补链增链”上展现宁海作为。
近年来,宁海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机遇,在产废端,坚持产业“建链”、机制“增链”,提前谋篇布局“光伏+储能”新赛道,积极打造环三门湾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核心区。目前,已集聚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光储产业链重大项目4个,在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2个,投运电池类储能项目2个,加速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从源头减少工业固废产生。同时,宁海创新出台“环保经理”制度,要求产废企业设立专业管理岗位,主抓企业环保工作,助力企业固废减量。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设立“环保经理”岗位。
在收运端,宁海首创一般工业固废分类收运“管家式”服务,建成宁波起点和阿凡达2家收运单位,辖区内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率达100%以上。同时,针对工业园区固废处理清运处置存在多口管理、仓储占地大、人工成本高、运营监管难等痛点,以国能置信智造谷(国信小微园)为试点,计划推出“智能+高效+安全+协同”无人驾驶固废处理一体化服务方案。通过配置工业固废及生活垃圾AI运输车、智能化固废分类贮存仓、调度系统等,建成园区固废数智化系统,使整个固废收运过程自主择优选择路线、自动化装卸货、无人运力代替人工配送,全程可监控可溯源,实现以装载智能化固废清运“补链”,化繁为简。
固废资源化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宁海积极探索炉底渣处理“延链”、多源危险废物处置“强链”,变固废危废为原料。为配套解决环保能源发电项目产生的炉渣处理问题,宁海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600t/d的炉渣综合利用项目。炉底渣在进行分类组合处理后,将最终产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铁粉等用于外售,渣泥回用做制砖原料。同时,引入全自动砌块生产线,以分类处理产出的粗骨料、细骨料为原料,通过搅拌、定型等工艺,形成年产4500万块水泥砖的生产规模,变固废为原料。
面对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以及种类繁多的现实困境,宁海牵头昱源宁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以废治废”思路,利用多源危险废物资源属性互补特征,研发高温烧制高强混凝土掺合料技术,实现年处置危险废物15.5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发展中心“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目前,宁海已有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单位11家,能力达到248.5万吨;危险废物利用企业5家,年利用处置能力39.5万吨。
监督环节,宁海依托移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搭建“红葫芦”智能化固废收运平台以及可视化云仓监控系统,对产废企业的产废情况、固废种类信息等进行实时监管,并依靠监控系统建立“固废码”制度,启动监察督办。同时,集成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卫健、农业等多部门数据,通过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标准,实现“一屏统管”,提高“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实现数字赋能“稳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