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北斗导航……余姚春耕透着“科技范儿”
  • 阅读:
  • 时间:2023-03-06 16:40
  • 来源:潮新闻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微信图片_20230306163919.jpg


    眼下,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近日,在余姚市马渚镇开元村的一块稻田边,余姚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朱涛正在操作新装备———无人驾驶拖拉机,忙着备耕。

    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无人驾驶拖拉机在北斗导航引领下,沿着“U”字型路线来回在田里翻耕。“这台‘大家伙’是我去年下半年买的,只要提前开着它在田里转一圈,系统就能自动定位,录入经纬度,形成农田地图,之后它就会按照北斗导航系统圈定的路线在田里奔跑,且绝对不会出‘圈’。”朱涛介绍说,这台拖拉机可以实现直行、转弯等无人化操作,目前余姚只有一台。

    应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有啥好处?即使是再优秀的农机手,经过长时间劳动,作业精度也会降低,但拥有“智慧大脑”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稳定性高,还能把驾驶员从单调重复、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农事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月初开始春耕,等到3月20日左右就可以实施无人机水稻直播作业,4月中旬开始插秧机栽种秧苗……”人勤春来早,今年,朱涛在村里共种植850多亩水稻,这段时间他也加紧农机检修,以便春耕时节开足马力,大展身手。

    科技为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近年来,朱涛积极应用“无人设备”“数字农业”,目前已有无人驾驶插秧机4台、无人收割机1台、无人植保机60台,为农事管理赋能。去年以来,朱涛还集中精力打造宁波市智慧农场样板,努力实现“田间无人影,农机独自忙”的场景,光在软件开发和设备上面的投入已经超过50万元,此外,他还建立了测报站和自动灌溉系统,实时监测气象信息、土壤墒情、虫情等,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通过在操控室发送指令,农机设备就能在田野中作业,并实时传输画面。

    “通过打造‘数字农业’,实现耕、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无人化是我的目标。”朱涛说,农业生产“提档”,少不了科技的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他将深入践行“科技+农业”理念,耕作在“无人”的希望田野上,带着广大农户一起奔向共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