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以科技馆为主要平台的“科学教育做加法”科技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慈溪成功召开。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普司副司长李勇,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妇联执委、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宁波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倪跃忠,宁波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夏可宏,慈溪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志远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做加法”的号召,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特邀全国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相关专家就以科技馆为主要载体,加强“馆校合作”长效机制,践行“科学教育做加法”进行研讨、案例分析。
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热烈讨论、分享经验,并一致认为,慈溪科技馆在科技创新以及科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当前《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有力补充,符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是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重要实践,发挥了良好的科普平台示范作用。同时,专家们针对进一步落实“双减”,开展科技创新课程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以及弥补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等方面问题提出诸多意见建议。
在科技创新教育研讨和中小学科技教师交流环节中,来自慈溪中小学的近30位学校代表及业内专家围绕基础科学教育、“馆校结合”机制分别分享了有关经验与思考。
李勇表示,科学教育是科普提倡的四大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必须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科学探索道路上行稳致远。
李勇建议,科技馆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科学、系统、准确地把握科普工作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按照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原则,持续做好科技展教资源的研发设计生产工作,把更多科学知识普及到全社会、送到老百姓身边。各级科技、教育部门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支持有志于科学教育的创新企业,动用全社会力量做好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
期间,与会领导专家还现场观摩了慈溪科技馆科学实验装备及教育产品、常设展厅学生作品、科学教具以及科技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