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以主题教育为契机 拓展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新路径
  • 阅读:
  • 时间:2023-08-21 11:08
  • 来源:局直属机关党委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近日,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41期工作简报“感恩奋进、五创争先”行动专栏,刊发了《市科技局聚焦“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 强力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文。聚焦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科技局党组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聚焦“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奋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大动力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凝聚思想共识、奋进新的征程注入了新的力量。全文转载如下:

    聚焦“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

    强力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科技局党组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聚焦“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战略部署,统筹兼顾、靶向发力,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奋力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


    1.jpg


    一、坚持对标对表,在凝心铸魂中探索思想“新路”。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找准找实整改整治工作的“坐标系”“方位图”。落实“第一议题”集中学,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以及“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会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百年变局的战略抉择、支撑伟大复兴的战略基石、竞逐“一流城市”的必由之路。深挖宝库现场学,重温总书记来甬调研自主创新时对韵升集团“企业发展就应该依靠这样的创新勇气”的嘱托、对中银电池“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创新”的勉励、对海天集团“要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期望,指导打造“自主创新示范线”,组织党员干部在现场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聚焦前沿专题学,围绕区域科技治理、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等主题,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科技自立自强”专题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指导、学员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升区(县、市)分管领导、科技系统业务骨干科技创新能力素养。


    2.jpg


    二、坚持一线问需,在调查研究中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开展“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推动科技政策宣贯深入基层一线,座谈交流企业85家,收集问题需求172个。以调研成果高位谋划建立“1+N”政策体系,市委5月印发《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市政府7月印发《宁波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2023版)》科技创新政策,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为着力点,创新思路举措、强力改革攻坚,“以科教产共同体支撑甬江科创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入选首批省级创新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工作试点。“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项目获国家创新改革试点项目。滚动编制创新深化监测指标清单(28个)、任务清单(13项)、改革清单(10项)、政策清单(“1+12”)和问题清单(3项)等五张清单,对标对表抓好落实,构建“一网打尽、一体运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闭环工作机制。


    3.jpg


    三、坚持靶向攻坚,在担当作为中点燃实干“引擎”。聚焦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度融入全省“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战略部署,进一步锻强科技创新硬核力量。加快补齐高能级创新平台短板,制订支持甬江科创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科技专项政策,引导更多科创资源向科创区集聚扎根;重组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新认定8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化研究院分级分类管理评价,将30家产业研究院纳入市级管理体系,开展差异化支持,推动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全链条管理。加强基础研究探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总规模4亿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探索建立部(省)市、区域科技计划联动机制,成功纳入全省“双尖双领”科研计划体系,明确加大对国家、省级科技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硬核实力,支持“链主”型企业和“大优强、绿新高”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全省已批建的1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有3家落户我市;开展四类“首次”的市级科研攻关组织模式探索,组织申报10个技术领域重大专项、已立项3批共237项、资助总额6.84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