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外眼中的宁波“吸引力”⑧ | 艾莉森·路易丝·库萨托:肩担使命,艺育人生
  • 阅读:
  • 时间:2023-09-08 16:59
  • 来源: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微信图片_20230908165647.jpg

    艾莉森·路易丝·库萨托: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艺术学科主任


    “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这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而来自美国的版画艺术家艾莉森·路易丝·库萨托,也在自己的艺术教育生涯中认真践行这个使命。

    职业方向的转变

    艾莉森在1998年本科毕业后曾在某技术中心担任美术设计员,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她慢慢感悟到自己想做一些有用的、能帮助他人的事。在她看来,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世界正在迅速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领域,都需要成为有创造力的思想家,而创造力能够推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让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因此,2005年8月,艾莉森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从平面设计转到了教学领域,她的教师生涯始于美国公共教育系统学校。这份工作在她看来非常具有挑战性,当时她同时在两所学校工作,拥有许多学生,但学校给予这门学科的经费相对短缺。回忆起那段时光,艾莉森仍客观地认为自己还是受益良多,学到了关于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宣传艺术这个严谨学科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预算等多方面的经验。

    为了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教育学生和传播艺术的责任,艾莉森于2011年回到校园继续修读了艺术硕士学位。毕业后,她选择了高中教学工作,因此她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设计艺术风格和作品,也使她自己积累了更多的教学与艺术经验。

    海外工作的挑战

    2017年6月,正值艾莉森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之际,一位海外招聘人员向她推荐了海外教学的工作。尽管提交了申请,但艾莉森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收到后续的回复,因为在她看来,任何学校都不可能需要外籍艺术老师。然而一个月后,她就在北京开始了新的人生挑战。不同于以前生活过的任何城市,北京的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手机支付和公共交通的便利让她印象深刻,她觉得生活在中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艾莉森也坦言,第一次来到中国,自己确实感受到了一些文化冲击,这让她觉得很新鲜,也给了她努力融入当地生活和传播艺术的动力。

    艾莉森曾在美国举办过多场个人艺术展,来到北京后,她经常会把这里的故事分享给家人,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她还在2019年湖北省第六届美术节“丝路新语· 一带一路国际绘画艺术创作交流展”中展出过自己的木板印刷画《无题》。艾莉森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她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定期更新每月拍摄的“最佳9张照片”系列,通过自己的文字和图片来记录在中国的故事。她表示:“中国是我这辈子住过的最安全的地方。”

    在甬教学的探索

    2021年7月,艾莉森为了寻求在工作上的进一步提升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宁波为她提供了向往的职业机会——成为一名领导者: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的艺术学科主任。艾莉森认为兼任领导者、教师和创作者的身份并非易事,需要积极寻求平衡、合理休整自己,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在创作上没有特别的灵感时,她会自我安慰,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并选择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熏陶或者游泳、健身的放松方式来获取艺术灵感。

    “做一个值得信任、不会随意评判他人的老师”,这是艾莉森的从业准则。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氛围来挖掘和探索学生的创造力,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艺术技能的知识;当学生们进入更深层面的艺术学习时,艾莉森会要求他们学习创作自己的作品集,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和对待艺术的严肃性。当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艾莉森会感到很自豪。她认为,能够亲眼见证学生们的进步并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正是这份职业最有价值的地方。

    艾莉森不仅关心自己的学生,她还热衷于艺术事业的传播与交流。今年上半年,她与瓦斯艺术中心合作,为宁波的艺术教师们创建了一个论坛,提供了一个能够分享艺术经验、想法和教学方法的平台,她希望该论坛能为未来教育工作者创造和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艾莉森充满能量,同时能保持内心平静、坚定的信念,并努力寻求平衡。在奋斗路上,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创造力,也找到了帮助他人的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