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 李润伟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居家养老,从开发老年数字化产品到培育养老产业,从制订“数字扫盲计划”减少数字鸿沟,到发现“长护险”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等,针对“银发族”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及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带来了不少建议。
如何用技术关怀老人健康是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磁材实验室研究员李润伟关注的重点。
“在养老场景的选择中,有‘9073’说法,即90%选择居家养老,7%选择社区养老,只有3%的人会选择机构养老,大部分老年人更愿意生活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李润伟和他的团队成员致力打造“柔性材料+智慧康养”示范工程,助力更多老年人在家智慧养老。
李润伟所说的“柔性材料”是指运用可穿戴技术,将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嵌入贴身衣物或智能家居产品中,基于柔性电子技术制成的智能医疗设备,可与人体肌肤自然贴合,同时更好监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在李润伟看来,老年人主要分成健康、亚健康、失能老人,健康老人关注情感、运动锻炼及健康咨询,亚健康的老年人更多关心防跌倒、慢性病管理及紧急救援,失能、失智老年人关心防走失、居家及设备护理。
“不同老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不同需求,需要设计匹配的适老化智能产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全场景的布置和搭建,为健康、亚健康及失能老年人带来定制化、准确和高效的安全提醒、健康监控及康复护理等服务。”李润伟建议,除了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和效率外,还需要依托社区、机构、科研院综合施策,实现智慧科技赋能,协力做好“居家养老+”的文章。
同时,针对智慧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李润伟建议依托宁波在柔性电子、纺织、服装、物联网等工业制造优势,打造柔性电子+互联网+智慧居家养老的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工程,带动智能养老产品、智能养老应用范式的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