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更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一批批科技型企业瞄准该领域,逐步进入民用及军用航空市场,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摘取并不断擦亮这颗“明珠”。坐落于江北前洋E商小镇的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连日来,在华擎公司航空发动机装配流水线以及各类性能测试设备旁,研发人员正对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性能测试与装配。“这其中有我们自主设计研发的拳头产品—HQ400WP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应用于高亚音速大机动靶机,已接到多个客户的订单,目前正在装机试飞,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预计稳产后年销量超过200台,销售额2亿元以上。”对于该类发动机应用的广阔前景,华擎航发总经理王志强颇有信心。
凭借多年来在发动机设计、加工、检测、制造等方面建立的完整技术规范,华擎航发通过正向开发,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了国内首款450公斤推力级多电涡喷发动机,其相关指标参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零部件完全国产化。
飞机“最强心脏”的诞生离不开企业的“最强大脑”。经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华擎航发已组建起了一支30余人的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团队,涉及航空发动机整机、部件性能、气动、结构、强度、燃烧及传热等相关专业领域。不仅如此,华擎航发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相关课题的攻关。截至目前,公司共取得技术专利22项。
如今,国内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产品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激起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池春水。除了无人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体—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近年来同样备受关注。“这是一种可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但目前满电只能飞行200公里,续航能力是其最大掣肘,”王志强说,开辟国内低空经济新赛道,是华擎航发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开展技术合作,华擎航发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发出“百千瓦级油电混动垂直起降涡电系统”,其采用油电混动代替纯电池驱动,能使同重量级eVTOL续航能力提升5倍,飞行距离最长可突破1000公里。目前,首台样机已制作完成,将在今年下半年首飞。
2016年落户宁波以来,华擎航发研发团队不仅心无旁骛投入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自主建立航空发动机整机装配、试验、检测能力,还致力于开发、培育和整合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供应链。“一个小型发动机由近百个零部件组成,其中核心零部件就有二十余种,目前我们已在宁波培育了多个供应商合作伙伴,8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江北生产的就占了一半。”王志强说,“我们致力于组建起一支能够独立生产先进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专业化团队,带动‘四链’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宁波加快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