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余姚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的关键之年。”余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诸仲玖表示,“我市将深度融入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创平台体系,加快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样板。”
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持之以恒打造“热带雨林”式科技企业发展生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组建“龙头带、院所联、金融扶”的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600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7%以上。
全链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高校院所“优质成果、优秀团队、优势专业”三张清单,紧盯“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化服务机构,加快培养技术转化人才,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深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2024年力争实现技术交易额89亿元。
高质量搭建科创平台支撑体系
加快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动浙江大学余姚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大力推进“一产业一研发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智能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升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辐射带动全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力争实现全市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75%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