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我市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③
  • 阅读:
  • 时间:2024-08-19 09:25
  • 来源: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7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的胜利召开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海曙区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张越男

    海曙区科技局将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科技系统落细落实,紧扣创新深化主线,深入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创新主体和优势企业引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海曙路径探索;依托“四平台一中心”加速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重点保障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高”“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夯实工业互联网高地建设,进一步释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高能级平台创新资源对区内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翠柏里创新街区建设,不断丰富街区科创空间、服务平台等创新要素,持续打响“创新创业就来甬水桥翠柏里”品牌,构建“一众三器”全链条孵化体系,为海曙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提供科技支撑。

    北仑区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盛杰

    北仑区科技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高质量落实省市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培育细分赛道领跑企业,加强原创性成果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在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加快提升科创平台能级,依托北航、北大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等科研平台,推进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体系,促进优质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发展,持续擦亮“国家引智示范区”金字招牌,构建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实现创新人才集聚裂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贯通,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区。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工学部教授尹小龙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始终聚精会神,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所需的优秀建设者。在科技为先、创新为王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立足宁波扎实的产业基础,持续壮大科研力量,开展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争在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贡献力量。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20周年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 余姚市农技总站副站长汪国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聚集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三农”领域作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大部署,为加快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服务“三农”的一名基层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不仅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更要努力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做“三农”工作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者、践行者,始终成为一名够格的对得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称号的“三农”工作队伍的优秀代表。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

    研究院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以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为指引,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等“361”万千亿级产业领域,不断健全科创服务体系和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助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孵化,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省内顶尖、全国一流的“高质量、有硬核、重转化”的研究机构,为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鼓舞了干劲。宁水集团将紧抓新时代赋予的重大发展机遇,深耕智能计量和智慧水务领域,加大构筑人才高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深推动产学研融合,以科技创新筑基新质生产力,为宁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