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科技赋能 32%产量跃升背后的硬核技术
在余姚2.6万亩“非粮化”整治耕地上,一场静默的农业革命正在上演。曾经因土壤酸化、有机质骤降30%而陷入“复耕困局”的稻田,如今通过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创新实践,不仅实现水稻亩产32%的突破性增长,更让每亩增收超150元,成为现代农业转型的鲜活样本。
针对复耕田普遍存在的三大痛点——传统稻种抗逆性差、新生土壤结构松散、水肥保蓄能力不足,余姚市水稻绿色种植科技特派员团队亮出三大科技组合拳:引进节水抗旱稻破解山区灌溉难题,创新“有机碳库+工程材料”复配技术改良土壤结构,推广微生物菌肥与秸秆还田技术构建生态养护体系。这套“良种+良法+良技”的集成解决方案,让7000亩示范田焕发新生,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0%,酸性土壤PH值回归健康区间,带动200余农户搭上“科技致富快车”。
站在金色稻浪翻滚的示范田边,科技特派员团队已着手布局“稻+X”轮作新模式。稻-麦轮作构建粮食安全双保险,稻-油轮作提升土地综合效益,稻-稻轮作探索周年高产新路径,通过地力产能协同提升技术,让每寸复耕土地都成为绿色高效的生产单元。这场始于田间地头的科技实践,正书写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