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全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编②
  • 阅读:
  • 时间:2025-06-04 15:45
  • 来源:政策规划与创新体系处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共宁波市委人才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全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邀请全市8位科技创新领域杰出代表交流发言,共同探讨如何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宁波加快推进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言献策。现将部分科技工作者代表发言摘编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


    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李挺


    李挺.jpg


    作为科研院所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更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当前宁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瓶颈堵点和重要命题。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鼓励院企共创创新联合体,推动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加速器”,加快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


    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驱动固态电池产业技术突破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久


    林久.jpg


    当前,企业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核心力量,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关键纽带。希望广大科技型企业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储备、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财税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以创新之火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宁波激智创新材料孵化器负责人 樊钦华


    樊钦华.jp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唯有打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市场拓展”的创新生态链,才能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让实验室的“盆景”变为产业的“风景”。激智孵化器将聚力宁波“510”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为技术转化提供“从0到1再到N”的全程支撑,推动新材料领域实现更多“从1到100”的突破,为创新浙江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宁波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