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闯关“最初一公里” 宁波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 阅读:
  • 时间:2025-07-30 16:38
  • 来源:宁波通讯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1.png

    宁波市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高功率电芯开发平台研发人员操作设备


    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聚力开展石墨烯TRL4-7级的逆向创新;聚焦光电显示、光伏、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加速功能膜材料的验证与应用……近期,记者采访全市多家科研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从概念变为产品。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的过程中,概念验证中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转化加速器”角色。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最初一公里”的概念验证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从源头开始验证一项实验室阶段科研成果的市场潜力变得越发重要,概念验证就是其中关键一环。近年来,宁波聚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从0到1”的突破性转化。


    2.png

    宁波市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


    宁波为何布局概念验证中心?


    技术创新链一般分为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化5个阶段。其中,概念验证是将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可初步显现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产品、服务、系统)雏形。“可以说,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跨越研发成果与产品市场化之间‘死亡之谷’的第一步。”宁波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然而,概念验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仅靠企业自身往往难以完成,概念验证中心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选择,可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概念验证中心可对接创新资源端和市场应用端,通过整合技术评估、验证熟化、资源对接、市场推广等全链条服务,实现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等多类创新服务组织的功能融合。“概念验证中心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允许创新去‘试错’,只有通过大胆、多次、低成本地试错,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走向成熟。”该负责人表示。

    与其他孵化载体相比,概念验证中心更聚焦早期科技成果的技术和商业的可实现性,重点针对高技术、高商业价值的成果,开展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概念验证服务及关联服务,系统性地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具备明确市场价值的可产业化技术雏形转化,有效填补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宁波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数字产业、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宁波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既有对技术迭代升级的需求,又可为概念验证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同时,宁波汇聚了甬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以及宁波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优质高校,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这些科研院所和高校不仅为概念验证工作提供了源头创新的技术储备,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集聚和国际化合作网络,构建起涵盖技术评估、中试熟化、市场对接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更重要的是,宁波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开展概念验证模式探索,已具备一定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基础。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概念验证中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自身科研优势及成果,开展技术可行性验证及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独立或联合投融资机构对项目进行投资。以企业为主体的概念验证中心探索“筛选—投资—孵化”模式。该模式以重点企业为牵头单位,以具备概念验证能力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运营平台,以市场化投资为主要抓手,以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着力推动科技成果从1到100的概念验证及孵化。以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的概念验证中心探索概念验证服务模式,具备一定的技术判断能力和投融资能力。

    然而,宁波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一方面,大量科研成果滞留在实验室阶段,亟须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来填补“科研—产业”之间的关键断层;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面临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亟须建立新技术可行性验证机制。与此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面对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人才、项目虹吸效应,宁波亟须完善科技服务链条,通过构建全流程创新服务体系,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转化—落地”良性循环。


    3.png

    2023年11月,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宁波如何布局概念验证中心?


    近年来,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上海、深圳、杭州、合肥、成都等地陆续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宁波也不甘落后。实际上,宁波早已谋划布局并密集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深度聚焦市场需求,为先进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铺路架桥。

    2023年5月,《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出台,支持创新主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仅3个月后,《宁波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印发,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并对被列入创建名单的建设项目,按相关规定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2024年4月,《宁波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发布,从政策层面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和规范。

    工作指引明确了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定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概念验证中心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构建涵盖技术评估、原型开发、集成测试、二次开发、小试生产、商业咨询、种子基金、创业孵化等全链条服务的综合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旨在降低成果转化风险,吸引投资,提升转化效率,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先创建、后认定’‘优胜劣汰、分级管理’,这是宁波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工作和运行机制。”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工作指引还提出,认定为市级概念验证中心的,对于创建期内概念验证中心实际投资额(限于货币出资)超过500万元及以上且均投资于宁波的科技型企业或承诺落地宁波的科技团队,按照不超过概念验证中心创建期内实际投资金额的30%比例予以支持,补助金额最高1000万元。认定为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后,市科技局择优拟定宁波市重点培育概念验证中心名单,并优先考虑不低于1000万元的基金支持。

    该如何差异化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在建设概念验证中心过程中,应立足本地实际,突出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发挥投融资的孵化作用,切实提升概念验证项目转化效率;二是围绕“361”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未来产业方向,整合全市创新资源,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共建;三是构建“技术+投资+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宁波要结合区域科创优势与产业基础,打造差异化发展的概念验证体系,为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全链条支撑。

    2024年9月,市科技局公布2024年度宁波市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名单,宁波市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等34家概念验证中心入围,标志着宁波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创建的宁波市概念验证中心基本实现区(县、市)和“361”现代化产业体系两个全覆盖,主要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数字产业、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等领域。在甬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卫生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响应、深度参与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4.png

    宁波市半导体材料及核心装备概念验证中心场地


    宁波概念验证中心如何发力?


    一个项目从萌芽到落地,往往需要经过多维度评估和各方的协同努力。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概念验证中心如何发挥桥梁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宁波一家企业自2018年起便布局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但由于存在技术瓶颈、研发资源不足,项目进展缓慢。去年,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精准匹配,促成企业与技术团队开展合作。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达成合作协议,该企业以技术独家许可的方式实施转让,双方联合成立公司共同推进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此外,为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还为该企业对接投资活动10余场,最终促成DT新材料天使投资基金入股该企业,为其后续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这只是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助力企业走好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步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挖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早期科技成果的潜在商业价值,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应运而生。该负责人介绍,中科新材概念验证中心汇聚了一支由浙江省创业导师、浙江省技术经纪人等资深专家组成的验证服务团队,建成了集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工程化、检测评估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还有1000平方米商业验证场地和3250平方米技术验证场地,可持续促进高潜力科技项目孵化。

    当前,全市不少科研机构正以如火如荼之势全面推进概念验证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能。近日,宁波市半导体材料及核心装备概念验证中心举行首批出库项目验证会,5个项目经验证后出库。这标志着该验证中心在破解半导体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难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据悉,该验证中心聚焦半导体材料这一关键领域,以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主导申请创立并运营。目前,该验证中心已配备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价值500多万元的设备,并获得江丰同创半导体产业基金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很好地解决了‘要人没人、要地没地、要钱没钱’的难题,为我们开展验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崔鋆表示。

    该验证中心成立后,申报项目接踵而来,浙江景昇薄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向该验证中心申报了全固态无极变色薄膜等5个项目。从验证原理是否正确,到验证技术是否成熟,再到验证商业是否可行,该验证中心给予了技术、人才、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崔鋆介绍,此前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也在着手开展概念验证等相关方面工作,概念验证中心成立后,项目前期验证工作更加规范化、体系化,验证颗粒度也显著提升。如今,不少企业慕名而来,希望借助概念验证中心这个平台在半导体装备、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截至目前,该验证中心已入库项目40余个。

    宁波市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以甬江实验室为依托,致力于为新材料创新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甬江实验室技术经纪部部长耿斌介绍,这些服务涵盖技术验证、工艺验证、市场验证及商业认证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那些具有显著商业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更清晰地洞察商业前景并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可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从而高效且成功地推动原创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耿斌说。

    这种以验证促转化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宁波“科研—产业”协同生态,为宁波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关键支撑。下一步,宁波将以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链接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开放、重大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以务实举措破解“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全链条,让更多“科技种子”在宁波这片沃土上长成“产业大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