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科技特派员助力余姚市茭白病虫害防控
茭白是余姚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产值逾2亿元。随着茭白产业发展和长期连续种植,土壤酸化严重,茭白病虫害问题日显突出,重要病虫种类发生变化,近年来,锈病、福寿螺等病虫为害尤为突出,已严重威胁着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宁波地区茭白病虫害防治多偏于利用常规药剂防治或者药剂与性诱剂等措施简单结合应用,没有进一步利用各种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优化组合,不仅防效不理想,而且可能存在茭白产品安全风险。针对以上问题,茭白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团队开展了“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在土壤酸化改良试验基础上,示范推广“土壤处理+理化诱杀+生物防治+绿色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达到有效控制茭白病虫为害,实现茭白产品的无害化生产。
该项目筛选出适宜的酸性土壤调理剂,明确了抗性品种、性诱剂、竹片诱螺产卵、茭田养鳖、释放赤眼蜂、种植蜜源植物等田间病虫害防控效果,集成以“土壤处理、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绿色农药”为核心的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效达90.6%,化学农药减量42.7%,推广‘浙农7号’等茭白抗病新品种3个,建立茭白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等3套。项目实施期间,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个、总面积252.9亩;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000亩,新增总产值27265万元,农民增收6563.5万元。
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宁波地区、浙江省乃至中国的主要茭白种植区的茭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宁波地区的茭白产业效率,保持宁波在国内茭白领域的领先地位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