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专业护航守民安 科技筑牢防灾防线
  • 阅读:
  • 时间:2025-08-18 11:32
  • 来源:宁海县科学技术局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雨幕中的浙东山区,宁海县桑洲镇南岭村的山坡上,一套套银色的虹吸排水装置正悄然运转,将渗入土层的雨水精准导出。这是宁波市地质灾害科普馆(宁海馆)外的实景治理现场。依托实地治理建成宁波首个以地质灾害为主题的科普馆,是以专业实践守护一方平安的生动注脚。

    作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宁海县年均降雨量超1600毫米,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隐患点星罗棋布。2017年,南岭村滑坡群治理工程启动时,宁海县依托专业团队力量和宁波高校服务,创新性提出“地表排水+地下虹吸排水+智能监测+挡墙支挡”的综合治理方案。在3000万元治理资金的支撑下,920个虹吸排水孔如“大地毛细血管”深入坡体,17座集水井构筑起立体排水网络,配合32套监测设备组成的“神经中枢”,实时将地下水位、位移数据传输至省域“地灾智防”平台。如今,这片曾威胁372名村民安全的危险区,已成为“生态治理+安全保障”的示范样本。

    “防灾不仅要靠工程硬措施,更要让群众懂风险、会避险。”科普馆馆长介绍,该场馆将采用多手段提高科普质量。在馆内打造沉浸式灾害体验空间——3D裸眼展厅,便能“亲历”泥石流裹挟石块奔涌而下的震撼场景,屏幕上同步解析逃生路线;互动展项中,滑坡发生前的“裂缝增大”“泉水突涌”等前兆特征,通过动画形式直观呈现。这种“专业数据可视化+场景化教学”的模式,已让8批学生研学团队掌握了基础避险技能。期间,宁波工程学院的相关人员遵从科技特派员工作要求,积极推动专业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

    专业指导更延伸至技术创新。结合台风多发的地域特点,宁波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发出《台风暴雨来临如何应对》等3部MG动漫视频,用生动画面解析“远离沟谷”“向两侧山体逃生”等实用知识;联合宁海县传媒集团,采用科普馆数字屏、乡村广播等渠道广泛传播,覆盖全县18个乡镇(街道)。通过线上传播,实现了31万精准宣教成效。“去年台风‘梅花’过境时,桑洲镇村民已经具有高度地质灾害救援意识,提前预防和转移,无一人受灾。”桑洲镇农业分管领导骄傲地说。

    从治理工程的“毫米级”精度,到科普教育的“零距离”传播,宁海以专业实践构建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科普赋能”的全链条防灾体系。这座矗立在山区的科普馆,不仅是地质灾害的“活教材”,更成为科技守护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堡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