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波高企敲响今年“上市第一钟”!能之光北交所成功上市
  • 阅读:
  • 时间:2025-08-25 17:00
  • 来源:潮新闻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8月22日,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之光)在北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每股7.21元。值得关注的是,能之光不仅是宁波市人才发展基金直投项目中的首个IPO,也是今年A股市场上的宁波“第一股”。时隔14个月之久,A股“宁波军团”终于再迎新,总数增至123家。


    01.jpg

    能之光在北交所敲钟。宁波人才发展集团供图


    能之光成立于2001年9月,是一家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招股书显示,企业手握57项专利,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核心产品相容剂贡献了超95%营收。此次IPO募资1.07亿元,主要投向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直指高端材料进口替代。

    当前,能之光的合作客户多达上千家,集中度较低,但也不乏LG、博禄、巴斯夫、沙比克等国际行业巨头,体现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

    能在竞争激烈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技术创新能力及研发体系是企业核心引擎。记者同时关注到,能之光是一家典型的科学家创业公司,高速发展的背后人才资源起到了关键支撑。

    2001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张发饶响应国家招才引智号召,带着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从日本归国创业,在宁波北仑创立了能之光。彼时,正值我国塑料助剂行业蓄势腾飞的初期。24年之后,能之光身披“高分子桥梁工程师”的技术标签,叩开了资本市场大门。

    股权穿透显示,创始人张发饶作为企业实控人,直接和间接持有能之光51.13%股份,公司主要股东还包括了宁波甬才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达6.96%,宁波国资再现身。

    记者了解到,能之光IPO前经历过5轮融资,宁波市人才发展基金于去年4月正式入资,助企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市属国企宁波人才发展集团充分发挥全球引才网络和渠道优势,协助能之光全职引进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巩固了企业的技术优势。

    截至目前,能之光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7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51项。招股书还显示,能之光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研究平台,还组建了一支由14名硕博人才领衔、包含2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团队,形成了“人才-项目-技术-产品”的创新生态。

    “此次,能之光的成功上市,为宁波的人才创业企业树立了‘资本赋能成长’的标杆。未来,人才基金将继续为更多优秀人才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助力人才在甬创业、来甬创业,推动宁波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宁波市人才发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宁波市本级唯一一只专注服务人才创业的国有基金,人才基金秉持“小而美”的发展路线,聚焦高潜力项目精准投资,围绕高层次人才创业圈构建服务生态,已逐渐形成了“投资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根据企业最新财报,截至今年6月底,能之光总资产金额已超4.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5.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7.78%。公司1至9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0.11%,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3758.74 万元,预计增长幅度为1.7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