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推出科技成果“试用装”,270项科技成果授权本地企业免费使用一年
  • 阅读:
  • 时间:2025-09-11 15:30
  • 来源:象山县科学技术局来源: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 价值不菲的科技成果,企业不花一分钱就能先试用。9月9日,2025“青年与海”双创周活动期间,象山科技大市场联合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下称象山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下称针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称宁波材料所),从已有成果库中精选出270项科技成果,供象山县企业免费许可使用,许可年限为1年。

    象山县内企业通过行业相关性审核,即可签订合同,办理许可备案手续。在企业享受1年免费使用权(即制造权、使用权、销售权和进口权)后,可根据发展需求选择是否买断或延续许可。

    据介绍,此次精选的270项专利瞄准了象山“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条产业赛道的堵点、难点,主要覆盖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纺织面料制备等关键领域。其中,宁波材料所提供100项、象山研究院提供40项、针织研究院提供140项。

    “‘深海极端环境长效防护材料及工程应用’是我们免费推出的专利之一,我们研制的耐高压抗渗透防护涂层,附着力达83兆帕,中性盐雾试验超10000小时,通过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万米深海模拟验证,并在菲律宾海东部海域6000米、马里亚纳群岛6830米实海试验中表现优异。”宁波材料所研究人员介绍说,这项关键技术对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或许有巨大帮助。

    近年来,象山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新模式,企业可以先行试用、验证成果,再决定是否付费转化,让企业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承接科技成果、投入创新,让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应用是研究的目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实验室特种机器人课题组高级工程师茹浩磊说,他们研发的“多传感融合自适应爬壁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通过“先用后转”机制已与象山企业宁波伟辉磁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据象山科技大市场统计,自去年象山开展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以来,已累计转化8个成果,投产落地到8家企业,累计可为企业新增产值约1000万元,新增利润超20%,促进要素向中小微企业有效“下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