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竹板话连篇,听我上台来表演!”9月5日下午,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文化礼堂里,清脆的快板声伴着村民的笑声此起彼伏,2025年宁波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展示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
30多个服务摊位一字排开,戏台子搭在最显眼处,从义诊咨询到家电维修,从越剧表演到套西瓜游戏,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惠民盛宴,让全村老少乐开了花。
“三下乡”把戏送到村民家门口
戏台子下坐满“老戏迷”,红歌唱出心里话
下午两点整,“星耀四明”欢乐舞台准时开演。72岁的汪国祥手持快板登台,一段《如今生活比蜜甜》张口就来,“农村面貌大改变,衣食住行多舒适,生活好比倒吃甘蔗结结甜!”朴实的唱词句句说到村民心坎里,台下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舞台侧方,68岁的陈阿婆早早就占好了位置。当表演者唱起越剧《打金枝》选段时,她跟着节奏轻轻摇头晃脑,手里还打着拍子:“平时就爱听越剧,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专业表演,比看电视过瘾多了!”
最热闹的要数“红歌大家唱”环节。“我来!我来唱《映山红》!”有村民举着手挤到台前,歌声格外响亮。唱完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奖品——大桶爆米花,她笑得合不拢嘴:“印证了咱的生活比蜜甜!”
互动知识问答
舞台上还穿插了有奖知识问答。“今年是第几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主持人抛出问题。话音刚落,台下村民张伯就举起了手:“第25个!”
服务市集“一站式”解忧,磨剪刀的师傅忙不停
舞台这边唱得热闹,台下的“惠民嘉年华”服务市集更是人头攒动。30多个摊位涵盖健康医疗、科普教育、家庭服务、文化体验、生活便民等五大类服务,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各取所需”,忙得不亦乐乎。
义诊摊位
义诊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医生,我这膝盖一到阴雨天就疼,您帮我看看?”70岁的张阿婆挽起裤腿,骨科医生仔细为她检查后,不仅给出了治疗建议,还教她做简单的康复锻炼。“不用去大医院排队,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太方便了!”张阿婆拿着写满医嘱的纸条说。
北仑区新碶街道零工市场设立的“新业零工”品牌服务咨询摊位前,围满了寻求工作机会的妈妈们。“我孩子上小学,想找个能兼顾接送的活儿,你们这里有合适的吗?”35岁的林女士一边询问,一边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妈妈岗”岗位清单。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妈妈岗”,摊位还为残疾人及其他困难特殊群体提供就业指导。
农技专家向农户发放种子
田间地头的难题也能在市集解决——在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咨询摊位前,围绕农户们咨询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果蔬种植技巧的问题,农技专家们一一解答并发放优质种子与农技手册。法律咨询摊位上,专员耐心为村民讲解邻里纠纷、劳务维权等法律问题。便民服务更是贴心——志愿者正为老人修剪头发;旁边的家电维修摊位前,几位村民捧着坏了的电风扇、电饭煲排队等待,“我家这个电饭煲用了五年,突然不加热了,本想扔了,没想到今天师傅一修就好!”村民张师傅拿着修好的电饭煲连声道谢。磨剪刀的师傅手里的砂轮转个不停,旁边摆着一排磨好的刀具,“已经磨了40多把刀了。”
健身游戏在现场很热门
套圈健身齐上阵,村民抱着西瓜笑不停
“套西瓜喽!先热身再投掷!”游戏区吆喝声引来了村民。大家领圈前做简单扩胸、转腰热身,再拿圈瞄准西瓜、零食跃跃欲试,在玩乐前先动起来。
“稳住发力!”一旁的村民给集卡司机朱瑞申支招。他屏住呼吸,调动身体力量抛圈,稳稳套中西瓜。“平时出车,一直在路上,今天刚好休息,就来参加活动了,玩着还能活动筋骨,这健身游戏真好!”朱师傅抱着瓜笑得开心。
“眼疾手快”“十秒挑战”前也排着队。村民接木棍练反应协调,盯计时器练节奏把控。这些游戏藏着健身门道,让他们越玩越觉得有意思。
健身游戏
下午4点,活动接近尾声,但不少村民仍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要是能多办几次就好了!”“既有表演看,又能修东西、看医生,太贴心!”……
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三下乡”活动把优质的文化、科技、卫生资源送到基层,兼顾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实惠。下一步,宁波还将继续推动“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更多村民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